當(dāng)前位置:歐亞貿(mào)易網(wǎng) > 技術(shù)中心 > 所有分類
一、相對濕度對紡織纖維性能的影響
1、 相對濕度與回潮率的關(guān)系
空氣的相對濕度不同,纖維的回潮率也不同。由圖一可知,空氣的相對濕度增大,纖維的回潮率亦增大,反而則減少。
2、 相對濕度與強力的關(guān)系
相對濕度對纖維的強力影響很大,能增進和改善長鏈分子的整列度而增加強力,拿棉纖維來說,在相對濕度為60-70%時,他的強力比干燥狀態(tài)可提高50%左右。
3、 相對濕度與伸長度的關(guān)系
吸濕后的纖維,由于分子間的距離增加,在外力的作用下即容易產(chǎn)生相對位移,所以纖維的伸長度隨著相對濕度的上升而增加。其中羊毛、絲、粘膠纖維再吸濕后比棉、麻等天然纖維更容易伸長,至于合成纖維(如滌綸)則因吸濕性差,故相對濕度對伸長度影響較小。
4、相對濕度與柔軟性的關(guān)系
在相對濕度增大時,由于纖維吸濕后的分子間的距離增大,故纖維的硬度和脆性隨之降低,使纖維的柔軟性大為改善。
5、 相對濕度與帶電性的關(guān)系
機械表面與纖維間的摩擦或纖維間的相互摩擦,不可避免的會引起纖維帶電,當(dāng)纖維與機體帶有不同電荷時,會妨礙纖維的拉伸、梳理、交織、卷繞過程的順利進行。當(dāng)纖維間帶有不同電荷時,會使纖維互不抱合,毛羽叢生,造成經(jīng)紗發(fā)毛,以致織造斷頭和挑花增多,使織物布面毛糙并形成分散形條影,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可以使纖維的比電阻降低,以增加電荷散逸的速度,從而消除靜電。
二、紡織工藝與相對濕度的關(guān)系
1、 棉紡織工藝與相對濕度的關(guān)系
不同的車間由于機械加工纖維的情況不同,生產(chǎn)狀況如紗支、品種和工藝的差別又很大,所以對相對濕度的濕度要求也各不相同。相對濕度過低,會影響工序的生產(chǎn),其關(guān)系扼要的表示如下表:
工序 | 相對濕度過低造成的影響 |
清花 | 纖維脆弱、易被打斷、增加短絨,棉卷蓬松,飛花增多 |
梳棉 | 靜電作用增強、易使棉網(wǎng)破裂,落棉飛花增多,皮圈、皮輥剝困難 |
精梳 | 棉條發(fā)毛,落棉飛花增多,條干惡化 |
并條 | 棉條發(fā)毛,飛花增多,靜電作用增強、棉網(wǎng)破邊多、易繞皮輥 |
粗紗 | 飛花多,粗紗松散、斷頭多,纖維抱合力差影響條干均勻和強力,成形不良 |
細紗 | 飛花多,靜電作用增強,條干惡化,毛羽增多,松紗增多,纖維抱合力差 |
捻線 | 強力降低,斷頭增加,卷繞太松,紗線發(fā)毛,成形不良,飛花增多 |
筒搖 | 強力下降,多毛羽紗,筒子松散,成形不良 |
準備 | 紗線強力下降,紗線毛羽增多,筒經(jīng)斷頭增加,張力松弛不均,飛花增加 |
織造 | 緯縮增加,布幅偏闊,使長度不夠,斷頭增加,布面毛糙不平,易造成疵點 |
工序 | 相對濕度過低造成的影響 |
清花 | 纖維脆弱、易被打斷、增加短絨,棉卷蓬松,飛花增多 |
梳棉 | 靜電作用增強、易使棉網(wǎng)破裂,落棉飛花增多,皮圈、皮輥剝困難 |
精梳 | 棉條發(fā)毛,落棉飛花增多,條干惡化 |
并條 | 棉條發(fā)毛,飛花增多,靜電作用增強、棉網(wǎng)破邊多、易繞皮輥 |
粗紗 | 飛花多,粗紗松散、斷頭多,纖維抱合力差影響條干均勻和強力,成形不良 |
細紗 | 飛花多,靜電作用增強,條干惡化,毛羽增多,松紗增多,纖維抱合力差 |
捻線 | 強力降低,斷頭增加,卷繞太松,紗線發(fā)毛,成形不良,飛花增多 |
筒搖 | 強力下降,多毛羽紗,筒子松散,成形不良 |
準備 | 紗線強力下降,紗線毛羽增多,筒經(jīng)斷頭增加,張力松弛不均,飛花增加 |
織造 | 緯縮增加,布幅偏闊,使長度不夠,斷頭增加,布面毛糙不平,易造成疵點 |
紡織廠各車間的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車間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50~60 | 55~60 |
梳棉 | 50~60 | 55~60 |
精梳 | 60~65 | 60~65 |
并粗 | 60~65 | 60~65 |
細紗 | 50~55 | 55~60 |
并捻 | 65~75 | 65~75 |
絡(luò)筒 | 60~70 | 65~75 |
漿紗 | 75以下 | 75以下 |
穿筘 | 60~70 | 65~70 |
織造 | 68~78 | 68~80 |
整理 | 55~65 | 60~65 |
車間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50~60 | 55~60 |
梳棉 | 50~60 | 55~60 |
精梳 | 60~65 | 60~65 |
并粗 | 60~65 | 60~65 |
細紗 | 50~55 | 55~60 |
并捻 | 65~75 | 65~75 |
絡(luò)筒 | 60~70 | 65~75 |
漿紗 | 75以下 | 75以下 |
穿筘 | 60~70 | 65~70 |
織造 | 68~78 | 68~80 |
整理 | 55~65 | 60~65 |
上表中的相對濕度參數(shù)都是一般的控制范圍,具體制訂時還必須考慮原棉的含水、含雜、成熟度、細度以及所紡支數(shù)等因素。
滌綸混紡是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車間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60~65 | 60~65 |
梳棉 | 55~60 | 55~60 |
并、粗、精梳 | 55~60 | 55~60 |
細紗 | 50~55 | 50~55 |
絡(luò)筒、捻線 | 55~60 | 55~60 |
整經(jīng) | 55~60 | 55~60 |
漿紗 | 55~60 | 55~60 |
穿筘 | 55~60 | 55~60 |
織造 | 68~72 | 68~72 |
整理 | 55~60 | 55~60 |
維綸混紡時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車間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55~60 | 55~60 |
梳棉 | 55~60 | 55~60 |
并粗 | 60~65 | 60~65 |
細紗 | 55~60 | 55~60 |
準備 | 60~65 | 60~65 |
織造 | 65~70 | 65~70 |
粘膠纖維混紡時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58~72 | 58~72 |
梳棉 | 55~65 | 55~65 |
并粗 | 60~70 | 60~70 |
細紗 | 50~60 | 50~60 |
捻線 | 52~60 | 52~60 |
準備 | 66~71 | 66~71 |
織造 | 64~71 | 64~71 |
2、毛紡織工藝與相對濕度的關(guān)系
要確定毛紡織廠生產(chǎn)工藝對相對濕度的要求,就需要了解羊毛的性能與相對濕度的關(guān)系。羊毛在含水率增加后變得比較柔軟,容易伸長,但強力反而降低,這是動物性纖維與植物性纖維的主要區(qū)別。為消除或減少 靜電效應(yīng)對生產(chǎn)工藝的不良影響,除了應(yīng)使羊毛保持合適的回潮率外,還應(yīng)當(dāng)創(chuàng)造相對濕度適中的空氣環(huán)境,使靜電電荷通過機器傳入地下。
精梳毛紡制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序號 | 車間名稱 | 夏季相對濕度/% | 冬季相對濕度/% |
1 | 原毛預(yù)熱室 | ______ | ______ |
2 | 揀毛間 | ______ | ______ |
3 | 洗毛間 | ______ | ______ |
4 | 和毛間 | 60~65 | 60~65 |
5 | 梳毛間 | 65~70 | 65~70 |
6 | 精梳間 | 65~75 | 65~75 |
7 | 針梳間 | 5~75 | 65~75 |
8 | 復(fù)洗間 | 65~70 | 65~70 |
9 | 條染間 | 無霧、不滴水 | 無霧、不滴水 |
10 | 前紡間 | 70~75 | 70~75 |
11 | 粗紗間 | 75~85 | 75~85 |
12 | 毛團間 | 75~85 | 75~85 |
13 | 細紗間 | 60~70 | 60~70 |
14 | 準備間 | 50~60 | 50~60 |
15 | 織造間 | 65~70 | 65~70 |
16 | 修補間 | 50~60 | 50~60 |
17 | 濕整間 | 無霧、不滴水 | 無霧、不滴水 |
18 | 干整間 | 60~65 | 60~65 |
19 | 成撿間 | 60 | 60 |
絨線廠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序號 | 車間名稱 | 夏季相對濕度/% | 冬季相對濕度/% |
1 | 揀毛間 | ______ | ______ |
2 | 洗毛間 | _____ | _____ |
3 | 和毛間 | 60~65 | 60~65 |
4 | 梳毛間 | 65~70 | 65~70 |
5 | 精梳間 | 65~75 | 65~75 |
6 | 針梳間 | 65~75 | 65~75 |
7 | 復(fù)洗間 | 65~70 | 65~70 |
8 | 前紡間 | 70~75 | 70~75 |
9 | 后紡間 | 60~70 | 60~70 |
10 | 染線間 | 無霧、不滴水 | 無霧、不滴水 |
11 | 驗線間 | 60 | 60 |
12 | 回潮間 | 75~85 | 75~85 |
粗梳毛紡織廠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序號 | 車間名稱 | 夏季相對濕度/% | 冬季相對濕度/% |
1 | 揀毛間 | 自然 | 自然 |
2 | 預(yù)處理間 | 60~70 | 60~70 |
3 | 洗碳間 | 自然 | 自然 |
4 | 和毛間 | 65~75 | 65~75 |
5 | 梳毛分梳間 | 65~75 | 65~75 |
6 | 細紗間 | 60~70 | 60~70 |
7 | 準備間 | 60~70 | 60~70 |
8 | 織造間 | 65~70 | 65~70 |
9 | 修補間 | 60~65 | 60~65 |
10 | 濕整間 | 無霧、不滴水 | 無霧、不滴水 |
11 | 干整間 | 60~65 | 60~65 |
12 | 成品間 | 60 | 60 |
3、針織工藝與相對濕度的關(guān)系
針織廠使用的原料,使各種天然纖維或化學(xué)纖維的紗線(或絲)。因空氣的相對濕度對紗線或絲的回潮率、可編織性、強力和靜電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車間相對濕度與針織生產(chǎn)關(guān)系很密切,特別是經(jīng)編機車間對相對濕度的要求尤為嚴格。如相對的濕度控制不當(dāng),則針距容易發(fā)生變動,造成針壞和斷頭、紗疵、織疵增加。
現(xiàn)將各段生產(chǎn)工藝與相對濕度的關(guān)系列表如下:
工 段 | 相對濕度偏低 | |
經(jīng)編編織 | 1、靜電作用強,紗線互相排斥(整經(jīng))2、經(jīng)軸盤頭表面不平整(整經(jīng))3、分梳針易磨損(整經(jīng))4、出線條(漏針) | |
緯編編織 | 1、壞針多2、破洞多3、捻縮大4、脫套多5、飛花多,消耗大 | |
羊毛衫編織 | 、影響純毛產(chǎn)品的回潮率,單位質(zhì)量偏高2、腈綸產(chǎn)品的靜電作用增強,影響操作,容易吸附飛塵、飛絨3、影響質(zhì)量,生產(chǎn)效率降低 | |
織 襪 | 紗線襪 | 1、破洞增加2、逃線多 |
棉綸襪 | 1、棉綸絲易打辮子2、靜電作用強 | |
彈力襪 | 1、靜電作用強2、彈力不足 | |
成 衣 | 1、坯布發(fā)硬,易出針動2、縫線發(fā)硬,易斷頭3、靜電作用強4、裁回縮率難控制 | |
棉綸彈力襪 | 1、靜電作用強2、回縮不夠3、捻度不穩(wěn)4、筒子松弛 |
工 段 | 相對濕度偏低 | |
經(jīng)編編織 | 1、靜電作用強,紗線互相排斥(整經(jīng))2、經(jīng)軸盤頭表面不平整(整經(jīng))3、分梳針易磨損(整經(jīng))4、出線條(漏針) | |
緯編編織 | 1、壞針多2、破洞多3、捻縮大4、脫套多5、飛花多,消耗大 | |
羊毛衫編織 | 、影響純毛產(chǎn)品的回潮率,單位質(zhì)量偏高2、腈綸產(chǎn)品的靜電作用增強,影響操作,容易吸附飛塵、飛絨3、影響質(zhì)量,生產(chǎn)效率降低 | |
織 襪 | 紗線襪 | 1、破洞增加2、逃線多 |
棉綸襪 | 1、棉綸絲易打辮子2、靜電作用強 | |
彈力襪 | 1、靜電作用強2、彈力不足 | |
成 衣 | 1、坯布發(fā)硬,易出針動2、縫線發(fā)硬,易斷頭3、靜電作用強4、裁回縮率難控制 | |
棉綸彈力襪 | 1、靜電作用強2、回縮不夠3、捻度不穩(wěn)4、筒子松弛 |
由于針織廠的品種繁多,生產(chǎn)工序復(fù)雜,各生產(chǎn)過程的散發(fā)物如短纖維、熱量、水蒸氣和有害氣體等差異又較大,故各車間相對濕度要求也不同。
車間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
經(jīng)編 | 棉織物 | 70~75 | 70~75 |
化纖織物(整經(jīng)) | 65~70 | 65~70 | |
化纖織物(編織) | 60~65 | 60~65 | |
緯編 | 絡(luò)筒 | 55~60(北方)70~75(南方) | ~75 |
織造(棉織物) | 60~65(北方)70~75(南方) | 65~75 | |
織造(化纖織物) | 60~65 | 60~65 | |
成衣 | — | 65左右 | |
羊毛衫:編織 | 65~70 | 65~70 | |
織襪:化纖襪 | 60~65 | 60~65 | |
彈力絲:加捻 | 70~75 | 70~75 |
車間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50~60 | 55~60 |
梳棉 | 50~60 | 55~60 |
精梳 | 60~65 | 60~65 |
并粗 | 60~65 | 60~65 |
細紗 | 50~55 | 55~60 |
并捻 | 65~75 | 65~75 |
絡(luò)筒 | 60~70 | 65~75 |
漿紗 | 75以下 | 75以下 |
穿筘 | 60~70 | 65~70 |
織造 | 68~78 | 68~80 |
整理 | 55~65 | 60~65 |
上表中的相對濕度參數(shù)都是一般的控制范圍,具體制訂時還必須考慮原棉的含水、含雜、成熟度、細度以及所紡支數(shù)等因素。
滌綸混紡是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車間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60~65 | 60~65 |
梳棉 | 55~60 | 55~60 |
并、粗、精梳 | 55~60 | 55~60 |
細紗 | 50~55 | 50~55 |
絡(luò)筒、捻線 | 55~60 | 55~60 |
整經(jīng) | 55~60 | 55~60 |
漿紗 | 55~60 | 55~60 |
穿筘 | 55~60 | 55~60 |
織造 | 68~72 | 68~72 |
整理 | 55~60 | 55~60 |
維綸混紡時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車間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55~60 | 55~60 |
梳棉 | 55~60 | 55~60 |
并粗 | 60~65 | 60~65 |
細紗 | 55~60 | 55~60 |
準備 | 60~65 | 60~65 |
織造 | 65~70 | 65~70 |
粘膠纖維混紡時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 冬季相對濕度/% | 夏季相對濕度/% |
清棉 | 58~72 | 58~72 |
梳棉 | 55~65 | 55~65 |
并粗 | 60~70 | 60~70 |
細紗 | 50~60 | 50~60 |
捻線 | 52~60 | 52~60 |
準備 | 66~71 | 66~71 |
織造 | 64~71 | 64~71 |
2、毛紡織工藝與相對濕度的關(guān)系
要確定毛紡織廠生產(chǎn)工藝對相對濕度的要求,就需要了解羊毛的性能與相對濕度的關(guān)系。羊毛在含水率增加后變得比較柔軟,容易伸長,但強力反而降低,這是動物性纖維與植物性纖維的主要區(qū)別。為消除或減少 相對濕度對絲織工藝的影響
工序 | 相對濕度過低 |
保燥間 | 在下工序相對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下,會產(chǎn)生短時間大量吸濕現(xiàn)象,而影響下一工序的正常產(chǎn)生 |
絡(luò)絲 | 易發(fā)毛,增加斷頭 |
并絲捻絲 | 影響筒子成形,如在較潮濕的情況下卷繞,易產(chǎn)生嵌邊筒子,絲發(fā)脆,斷頭率增加,絲不平挺易發(fā)麻 |
卷緯 | 人造絲活桑蠶絲紆子容易產(chǎn)生蓬松和坍紆現(xiàn)象 |
整經(jīng) | 原料易發(fā)毛、斷頭,桑蠶絲易產(chǎn)生靜電和寬急經(jīng) |
織造 | 織物斷頭增加,織機張力無法增大,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絨類織物易發(fā)生毛背、長短絨;人造絲與桑蠶絲發(fā)生大批擦白、擦毛和斷頭增高;成品門幅邊闊 |
成品檢驗 | 影響坯綢縮率 |
工序 | 相對濕度過低 |
保燥間 | 在下工序相對濕度較高的環(huán)境下,會產(chǎn)生短時間大量吸濕現(xiàn)象,而影響下一工序的正常產(chǎn)生 |
絡(luò)絲 | 易發(fā)毛,增加斷頭 |
并絲捻絲 | 影響筒子成形,如在較潮濕的情況下卷繞,易產(chǎn)生嵌邊筒子,絲發(fā)脆,斷頭率增加,絲不平挺易發(fā)麻 |
卷緯 | 人造絲活桑蠶絲紆子容易產(chǎn)生蓬松和坍紆現(xiàn)象 |
整經(jīng) | 原料易發(fā)毛、斷頭,桑蠶絲易產(chǎn)生靜電和寬急經(jīng) |
織造 | 織物斷頭增加,織機張力無法增大,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絨類織物易發(fā)生毛背、長短絨;人造絲與桑蠶絲發(fā)生大批擦白、擦毛和斷頭增高;成品門幅邊闊 |
成品檢驗 | 影響坯綢縮率 |
絲織廠各車間相對濕度控制范圍:
車間 | 夏季相對濕度/% | 冬季相對濕度/% | |
原料挑剔 | 60~65 | 60~65 | |
絡(luò)絲 | 60~65 | 60~65 | |
并絲 | 65~70 | 65~70 | |
捻絲 | 68~72 | 68~72 | |
卷緯 | 60~65 | 65~70 | |
整經(jīng) | 65~70 | 65~70 | |
漿絲 | 65~75 | 65~75 | |
粘膠絲保障 | 50左右 | 50左右 | |
織造 | 真絲、交織 | 75~80 | 75~80 |
粘膠絲 | 65~75 | 65~75 | |
成品檢驗 | 65左右 | 65左右 |
過低的濕度會損傷皮膚,引發(fā)呼吸性疾病,使人感到干燥焦渴。過高的濕度同樣也影響人體與環(huán)境的水分平衡,使人感到憋悶難受。濕度對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各種物質(zhì)的保管也有利弊之分。所以選擇濕度使之符合科學(xué)意義是十分重要的。
經(jīng)實驗測定,各種場所中的濕度如下:居室環(huán)境為40-70%RH,最利于防病、治病的溫度為40-55%RH,電子計算機、通訊機房為45-60%RH,舞廳、酒吧等娛樂場內(nèi)(有空調(diào)裝置)為40-65%RH,紡織車間為60-90%RH。隨著人們對標準濕度的加深認知,在加濕器的選擇上也更挑剔。通過功能、質(zhì)量、價格的綜合比較,怡可信加濕器在同類產(chǎn)品中脫穎而出。這不僅僅是因為該產(chǎn)品連年獲得國家質(zhì)量金橋獎,是加濕器中的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