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起毛起球測試方法和評級規(guī)范
一、術語及定義:
1、起毛:織物表面纖維凸出或纖維端伸出形成毛絨所產生的明顯表面變化,
2、毛球:纖維纏結形成的凸出于織物表面、致密且光線不能透過并產生投影的球。起毛變化及毛球的形成可能發(fā)生在水洗、干洗、穿著或使用過程中。
3、起球:織物表面產生毛球的過稱。
二、起毛起球的過稱:
織物的基本組成單位為紗線,紗線在加工過稱中受到梳理,拉伸及摩擦等作用,其表面并非光滑的,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絨毛。織物在服用過稱中,不斷受到外力的作用,使織物表面的絨毛或者單絲逐漸被拉出,當毛茸的高度和密度達到一定值時,外力摩擦的繼續(xù)作用使毛茸糾纏成球,凸起于織物表面,如若材料的剛性較大,則起球后不易在受摩擦力作用而脫落,最終形成毛球。
織物起球會惡化織物外觀,降低其服用性能,在貿易交易中是重要的檢測項目之一。
三、測試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1、馬丁代爾法:在規(guī)定壓力下,試樣夾具上的圓形試樣與磨臺上磨料(與被測樣相同的織物或羊毛織物磨料)按照李莎茹曲線進行摩擦。試樣能夠繞與試樣平面垂直的中心軸自由轉動。經規(guī)定的摩擦階段后,采用視覺描述方式評定試樣的起毛和起球等級。
2、起球箱法:安裝在聚氨酯管上的試樣,在具有恒定轉速、襯有軟木的木箱內任意翻轉。經規(guī)定的翻轉次數(shù)后,對起毛起球性能進行視覺描述評定。
3、隨機翻滾法:將樣品放入測試箱中,在葉輪的旋轉作用下,置物盒軟木襯壁連續(xù)隨機摩擦,在到達設定時間后,取出樣品進行評級。
4、圓軌跡法:按規(guī)定方法和試驗參數(shù),采用尼龍刷和織物磨料或僅用織物磨料,使試樣摩擦起毛起球。然后在規(guī)定光照條件下,對起毛起球性能進行視覺描述評定。
四、評定起毛起球的方法:
1、計數(shù)法:計算規(guī)定面積中的起球個數(shù)。
2、稱重法:稱量織物上及落下的毛球重。
3、樣照及測試原樣比對法:將起球后的織物與未參與測試的原樣或起毛起球標準樣照進行對比評級,確定樣品的起球程度。起球程度按照“嚴重起球”到“沒有毛球”分為1-5五個級別,級別數(shù)字越小代表起球越嚴重。
4、坐標表示法:用縱坐標表示起球數(shù),橫坐標表示摩擦時間的起球曲線來分析起球程度及起球形成與脫落的速率。
不同的測試儀器及測試方法進行起毛起球的測定,會有不同的評定結果。紡織企業(yè)應根據(jù)客戶要求采用相應的測試方法。
更多關于 紡織品起毛起球測試儀:/a/zwjfz/list_286_11.html